呵护绿水青山 收获“金山银山”——红河州2022年林业生态建设工作回眸

来源:红河州林草局 2023-01-29 12:03:53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新元肇启,万象更新。回眸2022年红河州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真可谓硕果累累:全州森林覆盖率达58.3%,林业总产值达396.19亿元;强化林业生态建设,完成营造林31万亩、占计划数的138%;全州经济林种植面积达524.4万亩,实现产值124.6亿元……

生态红河

  透过这些数据,不难发现,红河州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牢守护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之责,努力交出红河林草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答卷的同时,也为百姓带来了绿水青山的生态红利。

  守护绿水青山   筑牢生态屏障

黄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河州是云南省森林资源大州,是云南省两大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心之一、国家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2022年,红河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力厚植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美底色。

全州义务植树造林如火如荼开展

  2022年4月13日,红河州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全民义务植树项目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启动仪式暨2022年义务植树活动在蒙自举行,州级领导来到位于蒙自市五里冲水库的义务植树项目点,同干部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大家栽下一株株树苗、植下一片片新绿,为五里冲水库增绿添彩。

  这是红河州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行全域绿化、建设绿美云南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全州上下持之以恒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的一个缩影。

蒙自市储备林基地项目建设一角

  2022年,红河州不断强化林业生态建设,谋划启动了投资66亿元的绿化美化项目建设,涉及面积230万亩,完成营造林31万亩、占计划数的138%;强化“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组织开展义务植树840万株,授牌“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32个;强化村庄绿化美化,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237个;强化异龙湖保护治理水生态功能修复,对异龙湖流域内10.2万亩公益林、6.2万亩天然林进行生态补偿,实施杨梅产业生物多样性改造项目。

  生态得到保护修复,绿色生态屏障进一步筑牢。如今的红河,山川林木葱郁,大地遍染绿色,成为铺展在祖国西南的一幅色彩斑斓的绿美画卷。

  严守生态红线   维护生态安全

大围山秘境

  2022年,红河州严守生态红线,把握林地管理、资源管护等关键点,推动林业治理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生态保障。

  以全面落实“林长制”为抓手,全领域、多层次、多方位、多部门协同抓工作,构建“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的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发展大格局。

白云山林区风光

  2022年,全州四级“林长”巡林护林11265人次,州、县(市)督察长开展督察71人次,发现各类问题1583件,规定期限内整改完成率达100%。

  抓实林草资源管护,多年涉林违法和森林督查遗留案件实现历史性清零,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12948份,采伐86.38万立方米,查处林业行政案件883起,实施森林抚育项目11.553万亩。

个旧市戈贾森林公园

  加快构建自然保护地体系,完成2个国家级、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整合优化预案编制,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验收销号。

  森林草原防灭火事关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2022年,红河州抓实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州发生火情9起、通报卫星热点8个,同比下降82.4%、86.4%,无人员伤亡,实现连续29年无重特大火灾发生。

护林员巡山护林

  强化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完成防治面积67.772万亩,防治率达99.9%。狠抓数字林草建设,投资7113.35万元,建成视频监控系统187个站点,完成指挥调度决策平台等8个功能模块的开发应用。

  全力维护生态安全,用健全的保护制度和法治手段为林业生态保驾护航,已成为全州上下的自觉行动。

  绘好产业图   吃上“生态饭”

屏边三七

  良好的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022年,红河州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大转换”新路径,着力发展生态富民和林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天然商品林停伐管护补助兑现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2022年,红河州发放公益林补偿金1.5亿多元、天然林停伐保护经费8757.74万元。

蒙自石榴

  作为林业资源大州,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红河州走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绿色发展道路。

  在元阳县逢春岭乡坝思村委会丫口村,一个个黑色遮阳网下的重楼种植大棚惹人注目,棚内一株株重楼枝繁叶茂。“我家重新开垦了自家的荒地,种上重楼和三七。”村民袁明珠介绍,他家种植的重楼和三七年收入超过10万元,昔日的荒山变成了“金山”。

石屏杨梅

  如今,杨梅、石榴、三七、黄精、核桃、油茶等高效生态林业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产业。2022年,全州经济林种植面积达524.4万亩,产量229.2万吨,实现产值124.6亿元。

  “我当生态护林员每年能拿到8000元的工资,加上种植草果、药材的收入,全家一年的纯收入可达8万元,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元阳县新街镇胜村村委会胜村村民李永开笑着说。

林下砂仁种植

  像李永开这样的生态护林员,全州有12260人,他们通过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吃上了“生态饭”,切实享受到生态红利。

  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是近年林业发展的热点。弥勒市西三镇获评“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屏边悦森温泉酒店获评“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蒙自市获评“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
  一张张靓丽名片,为红河州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注入新活力、新动能。

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镇——弥勒可邑小镇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红河州将持续聚力厚植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最美底色,奋力书写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的生态红河新篇章。

责任编辑:杨麒钰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2023年第五届昆明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消费季活动自4月28日启动以来,持续带火昆明“赏花经济”。

2023年06月14日 12:06

6月11日—12日,由中共云南省委教育工委、云南省教育厅主办的2023年“云岭师生说”理论宣讲比赛决赛,在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会堂拉开序幕。

2023年06月14日 12:03

截至目前,全省公安交管部门已整治完成高风险路段、驾驶人、车辆、企业等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6.5万个,全省交通安全形势整体平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

2023年06月14日 11:49

6月10日,西山区教体局、昆一中西山学校相关负责人一行来到泸水市,正式签订对口帮扶泸水市第一中学协议。

2023年06月14日 11:36

6月13日,2023昆明安宁温泉高原半程马拉松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会上宣布本届马拉松将于6月24日上午8:00在安宁市人民广场鸣枪起跑。

2023年06月14日 11:14

截至6月13日,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开行满两个月,磨憨边检站已验放超39个国家和地区,2.5万人次出入境旅客。

2023年06月14日 10:55

近日,在昆明市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由昆明市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平台承建单位国科智融科技发展(云南)有限公司、建信云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知识产权基

2023年06月13日 18:20

6月9日,香格里拉检察院联合香格里拉市公安局、香格里拉市法院、香格里拉市司法局,邀请香格里拉市第一中学部分学生参与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讲堂,开展以“

2023年06月13日 17:46

6月13日,“红色文化体验馆媒体行”活动在昆明举行,云南各大主流媒体走进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滇池路136号的红色文化体验馆,在体验科技与红色文化创新碰撞的同时,

2023年06月13日 16:20

6月12日,盘龙区第二届“贤才聚盘”创新创业创造大赛的决赛在红星美凯龙昆明沣源路商场成功举办。

2023年06月13日 15:35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