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12月21日上午,红河州召开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五周年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由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新闻与传播管理科科长魏道俊主持。
新闻发布会会场
新闻发布会上,红河州水利局副局长龙宪忠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介绍,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红河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部署和要求,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围绕推动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有效”这一主线,以改善异龙湖、红河和南盘江“两大水系”“三海五河若干溪”等重点河(湖)水环境治理为核心目标,全面建立健全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制工作的制度体系、组织体系、支撑体系、督察体系和监督体系,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全州河(湖)保护治理取得了积极成效,3343条(个)河(湖)库渠经过“洗礼”正重新焕发光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水环境保障。
龙宪忠作新闻发布
组织体系完备,工作机制不断健全。一是成立以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河(湖)长制领导小组,建立起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河(湖)管理保护治理责任体系。州、县两级按要求由编委批复成立河长制办公室,在编在岗63人,主要承担统筹协调、组织实施、督促检查、推动落实等职责任务。二是建立河(湖、库、渠)全覆盖的四级河(湖)长体系。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总河(湖)长,对异龙湖、红河、南盘江等46条(个)河湖设立州级河长,其余分段分级设立州、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州共有2494名河(湖)长上岗履职,其中州级河长由2017年的13人增加至2022年的32人,四级河长累计巡河26万余次。三是建立起监督考核等配套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州、县、乡三级督察体系,由党委副书记任总督察,人大、政协主要领导任副总督察,形成了总督察、副总督察牵头督察,州委督查,行业部门联合督查的工作格局,加快督促跟进各项具体工作。四是联动机制更加完善。持续深化“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河长+校长”,对异龙湖、红河、南盘江、“三海五河若干溪”等重点河(湖)开展巡河湖调研;设立水文服务河(湖)长制工作站,发布红河州水文服务河长制工作月报12期;与昆明、玉溪、普洱、文山、曲靖5个州市签订了6个重点河段跨界河(湖)管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强化责任同担、强化治理合力,增强治理成效。
陈志远回答记者提问
强化技术支撑,工作基础不断夯实。一是全面建立全州河(湖、库、渠)名录。全州现已纳入《河湖库渠分级名录》的河(湖、库、渠、塘)总计3343条(件),其中设立州级河长的河(湖、库、渠)共46条(19条河流、5个湖泊、17座水库、4座水电站水库、蒙自——开远——个旧大型灌区排水沟)。二是全面建立“一河(湖)一策一档”并实行动态管理。对照“退、减、调、治、管”五字要求,组织编制修订重点河(湖)保护治理方案(2021—2023)369个、“一河(湖)一策”1340个(条),完成431条(个)河(湖)健康评价工作。三是空间管控进一步强化。完成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名录内179条河流、5个湖泊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划定长度5522公里。制定实施红河干流、南盘江干流红河州境内河段采砂规划,实现有采砂任务的河湖采砂规划全覆盖,累计清理整治非法采砂点400余个。四是持续强化法制保障建设。2018年以来,先后修订施行《异龙湖保护管理条例》(新修订)、《异龙湖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保护管理条例》及其实施办法,为加强依法治河治湖提供有力保障。五是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完成河(湖)长制信息平台建设,积极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加强河(湖)监管,在全州重点河段设置智慧河道监控点位51个,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智慧化水平。
关兴全回答记者提问
坚持综合施策,河(湖)面貌不断改善。一是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强化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和限制纳污红线约束,完善节水载体和节水型社会建设,整合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批,建立负面清单,加强取水许可管理,全州水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二是依托河(湖)长制这一抓手,盯紧水生态水环境突出问题,突出打好异龙湖及南盘江、红河两大水系保护修复攻坚战,全州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水生态文明成效更加突显。制定《异龙湖“湖泊革命”攻坚战实施方案》《2022年异龙湖水质达标十大提升行动》《异龙湖2022年水质脱劣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南盘江流域(红河州段)保护治理行动方案》和重点河(湖)脱劣攻坚行动方案等,细化分解任务目标,推动重点河(湖)保护治理各项工作落实。三是以异龙湖、“两大水系”“三海三湖五河若干溪”等为重点,编制落实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红河州水生态环境保护要点、南盘江保护治理行动方案等,统筹实施异龙湖、大屯海、长桥海、三角海、个旧市乍甸河和沙甸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工程等;建立州级异龙湖保护治理项目库制度,围绕“退、减、调、治、管”要求积极谋划一批标志性工程,梳理异龙湖保护治理“一湖一策”项目36个,估算投资33.35亿元;重点实施滇南中心城市水资源综合配置工程、水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等,拟建项目58个,概算投资191.8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3.01亿元。
周猛强回答记者提问
扎实开展专项行动,河(湖)保护治理有力有效。一是坚持遏增量、清存量,持续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对新发现问题、媒体曝光问题和群众举报问题,发现一处、整治一处,实现动态清零。全州累计排查整改河(湖)“四乱”问题1694件,大力推进非法网箱养殖清理整治工作,2018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红河干流南沙、马堵山和南盘江干流雷打滩、云鹏水电站库区及大屯海等重点水域非法网箱养殖依法处置工作,累计清除养殖网箱2.4万余个。二是充分利用冬春农田水利建设和河(湖)枯水季节有利时机,结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等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河长清河”行动常态化。全州累计组织开展“河长清河”5369次,干部群众参与10.03万人次,共清理河(湖、库、渠)3.6万条(个),清除河道垃圾等污染物56.65万吨。三是大力推进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十三五”期间,全州累计批复实施河道治理工程43件,设计治理河道274公里,总投资28.2亿元,截至目前,完成河道治理153公里,投资12.6亿元。通过实施项目,全州的河道防洪减灾、城市防洪排涝、薄弱环节防洪等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现代化的防汛抗旱减灾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抵御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
魏道俊主持新闻发布会
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幸福指数不断提。5年来,“河(湖)长”制工作在实践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河(湖)面貌得到持续改善,多个国控省控不达标断面水质实现稳定达标,劣Ⅴ类水体逐年减少,城乡“两污”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成效显著、美丽河(湖)建设取得突出成绩,“河(湖)长”制工作得到中央、省的充分肯定,开远、建水分别荣获水利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先进集体”和“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5年来,全州四级“河(湖)长”累计巡河湖26万余次,发现并交办督办问题5600余个,排查整治“四乱”问题1583个;2017年—2020年全州“河(湖)长”制工作省级考核均为优秀,其中2019年考核排名全省第一;打造美丽河(湖)224个,其中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7个,获得省级美丽河(湖)奖补资金2500万元,2022年已向省级申报39个省级美丽河(湖);成功打造弥勒甸溪河、屏边牧羊河等一批水生态示范标杆,其中甸溪河水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全国河(湖)长制典型案例。
应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
采访中,龙宪忠告诉记者将严格按照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及州委“337”工作思路,以“河(湖)长”制为抓手,坚持党建引领,坚持部门联防、区域共治,严格水域岸线管理,统筹推进水环境治理保护,持续改善河(湖)面貌、维护河(湖)健康生命、保障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全力建设造福人民的美丽河(湖)、绿美河(湖)、幸福河(湖)。
发布会期间,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志远,红河州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关兴全,红河州水利局“河(湖)长”制工作科负责人周猛强分别就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红河州融媒体中心等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刘宝昌 文/图)
2023年10月26日 16:42
2023年10月26日 15:58
2023年10月26日 15:42
2023年10月26日 15:35
2023年10月26日 13:33
2023年10月26日 13:10
2023年10月26日 12:07
2023年10月26日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