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每晚7:30,红河州卫健系统从州级医院到县市医院,再到乡镇卫生院,大屏前坐满了干部职工,红河州卫健工作交流群里一张张收看照片、一段段心得分享“雪花片”式滚动,可谓是“热闹非凡”。“红医·大讲堂”培训班开课了。开课一周,每晚152个分会场接入,2200余人在线收看,大家在专家的传授中提升医疗医技水平,增强服务意识。
作为基层卫健系统,如何壮大基层医疗队伍,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直是州卫健委思考的问题。
用活资源,打通优质资源依次梯度下沉的通道
自1996年国务院确定上海市对口帮扶云南省以来,“沪滇医疗协作”就成为“沪滇合作”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之一。2019年以来,上海市77名医护人员到红河州开展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医疗人才“组团式”来到红河,帮扶红河乡村振兴重点县医院,这是持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提升红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抓手。
今年,上海市3家医院、省级1家三级医院“组团式”帮扶元阳、金平、绿春、红河4县,帮扶团队医疗专家涵盖多个专科领域。在入驻两个月的时间,不仅填补了县级医院在学科建设上的空白,同时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建立特色专科,初步确立了近三年重点扶持的学科,医院的工作机制更加健全,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人才队伍建设、技术力量支撑都得到快速提升。
将全州卫健系统设为“课堂”、卫健干部职工作为“学生”,大家一道“点单”,帮扶专家们“接单”,“红医·大讲堂”培训班就开课了。从此,进一步打通优质资源依次梯度下沉的通道,让专家们在人才、技术、科研、管理等方面给予全州医疗卫生机构更多的支持、指导和帮助,提升13县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学习培训资源共享,解决全州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问题。
党建引领,在“传帮带”中激发更新迭代的信心。
全方位构建高效、安全、低耗、智慧、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医院管理体系,是2022年公立医院“党建引领·红医为民”党建品牌创建目标之一。在大讲堂中,邀请“组团式”帮扶团队医疗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按专业分组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开展培训。专家们严谨选择课题,精心准备了21个学习专题,秉承“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理念,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就医院学科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学科管理等方面,用心用情讲授、真心实意帮扶,传授的不仅是新的理念和技术,更是增强了卫健系统干部职工内生动力和信心,加快从“科带科”的大组团,到“师带徒”“手把手”的深入联动,进一步丰富了组团帮扶的实质性内涵。
石屏县妇幼保健院的张喜临激动地说:“我要牢牢抓住难得的学习机遇,及时梳理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为民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虚心向各位专家学习请教,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意识。”在培训中,全州各医疗点逐步建立起了“传帮带”人才培养机制,更加重视名医、名师人才智力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探索“一带多、多带一,师傅带徒弟、团队带团队”的帮带机制,抓实医院内涵,加快提升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
真帮实扶,在培训交流中汲取前进的力量
“红医·大讲堂”培训是一项“造血工程”。2022年全州卫健系统抓干部队伍能力提升中还开展了“五个卫健”创建、“擂台比武”等举措。在此次大讲堂中,大家杜绝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思考的问题,主动问是什么、为什么,一起研讨怎么看、怎么办,联系各自岗位特点进行消化吸收,联系自己工作实际,坚持学用结合,查一查,比一比,在近距离中学到方法、在一线中丰富经验、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每晚上的讲授,我都认真记录,我们同其他地区硬件上的差距在缩小,医疗技术也必须要跟上,我们有信心。”绿春县医院的王东伟听完孔庆华教授的讲授后激动的说。每晚2000余的参学人员端正态度、静心参加培训,全州各县市、各医疗机构全部动起来,积极研讨交流,碰撞思想火花,为自己业务能力充电、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充电。
“红医·大讲堂”科带科、师带徒、手把手、交流实践,将组团式帮扶成效延伸拓展到全州,也成为了培养红河名医、红河医学新星的有效抓手,让全州老百姓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有效推动全州卫生健康事业迈上新台阶!(李崇丽 文/图)
2023年06月14日 12:06
2023年06月14日 12:03
2023年06月14日 11:49
2023年06月14日 11:14
2023年06月14日 10:55
2023年06月13日 18:20
2023年06月13日 17:46
2023年06月13日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