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这十年”个旧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

来源:云南经济日报 2022-07-22 10:41:05
  • 关注微信

  • 关注微博

  7月21日上午,“红河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场:个旧市专场发布会在红河州融媒体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发布会由红河州人民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刘红梅主持。

  发布会上,中共个旧市委书记沈焕然作主发布。他向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媒体记者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州委的坚强领导下,个旧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2012年至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从168.35亿元增加到401.05亿元,增长1.38倍;固定资产投资从68亿元增加到314.55亿元,增长3.63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43.12亿元增加到119.48亿元,增长1.77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9.06亿元增加到14.51亿元,增长60.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038元增加到43080元,增长1.26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8476元增加到20330元,增长1.40倍。2016年至2019年连续4年进入省级县域经济十强县行列,上榜全国县域投资潜力、全国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前400强。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结构调优,在转型发展中擦亮闻名遐迩的“世界锡都”名片。

  一是激发工业转型新活力。全产业链重塑有色金属产业新优势,打好绿色能源牌,深入推行“链长制”,大力发展有色金属尾矿和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拉长有色金属产业链,着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沙甸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八抱树化工片区已获批;北部选矿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全面完成,20家企业入园并建成投产,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量;个旧市特色工业园区晋升为百亿级园区,总产值达119亿元,入驻企业75户。大力推进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电子信息制造业成为继有色金属行业后的第二大支柱产业。推动生产工艺和环保设施优化,云锡锡冶炼退城入园搬迁改造项目、云锡年产12.5万吨阴极铜升级改造项目稳产达产;振兴、源正延伸产业链再生铅技改项目稳步推进;达明威、旭众低品位铅银废料综合利用技改,云南安化五八一异地技改,惠丰铜业年产4万吨铜杆,惠铜新材料年产1万吨高档电解铜箔,戊电靶材等项目顺利投产。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案例入围全国改革开放40周年地方改革创新案例名单,个旧市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工程纳入“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多证合一”“一窗通办”全面实施,市场主体达2.91万户,纳税人满意度排名全省第一。坚持“一把手”招商,聚焦绿色食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数字经济等重点方向精准招商,比亚迪、诺普信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落户个旧。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化水平,德远、云帆、瑞捷电工获批为国家级高新企业,鑫联环保、惠铜新材料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云锡公司、云南乘风、自立矿冶稳定位列全球精锡生产前10位的大型公司,云锡锡化工、惠丰、惠铜成为新的10亿级企业,润鑫铝业成为全国、全省“两化融合”标志性项目,圣比和实业、云河药业入选全省百家“民营小巨人”企业,云南乘风、振兴集团、自立矿冶进入云南省非公企业百强榜单,云锡机械、红河砷业等10户企业成为“云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二是培育现代农业新动能。打好绿色食品牌,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2.02:1,农业龙头企业达58家。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示范基地平均亩产最高达到1152.3公斤。乍甸乳业成为全州唯一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荣获云南省绿色食品“20佳创新企业”称号;大红屯荣获“中国百佳粮油企业”称号,发展为全省最大粮油加工企业;云河药业发展成为国家中药企业百强,复方龙血竭胶囊进入国家药典;乍甸乳业、云河药业荣获“云南老字号”企业称号。

  三是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阴山玻璃栈道、阳山生态公园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成为健康旅游热点,陡岩村列入全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加级寨入选“云南30佳最具魅力村寨”,市工人疗养院提升改造通过全国总工会审批,成功举办第三届国际滑翔赛、戈贾森林公园国际ITRA越野跑等品牌体育赛事。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在产城融合中打造人和景美的“宜居个旧”。

  一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差异化协同发展要求,以城市转型带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与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的“一核、两区、两片、三轴”空间布局,大屯、沙甸、锡城成功撤镇(区)设街道。做强做大新城区,大屯新区坚持产城融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打造、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三个先行”,开展建设项目31个,总投资47.89亿元。8条主干道路竣工通行,大屯至滇南绿洲开通公交,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中医医院基本建成,地下管廊、强电入地、供水工程、排污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稳步推进,推动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做精主城区,坚持只拆不建、提质增绿,持续加大控违、拆违力度,推进工业遗址旅游开发,变“工业锈带”为“工业秀带”,城市更新列入省级试点,选矿厂城市更新推荐申报国家示范项目。“美丽县城”建设深入推进,解放路、工人路、冶炼路、金湖西路、炼厂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工,怀源芳圃和宝华公园智能停车场、主城区雨水管网、污水再生利用工程、城区生活垃圾收转运系统建成投入使用,“绿染锡都•花漫金湖”成效凸显。做特鸡沙一体化示范区,深入推进鸡街镇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鸡街沙甸嵌入式融合发展,推动鸡沙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储备鸡街沙甸一体化发展重点项目40项,计划总投资204.87亿元,目前完成投资21.39亿元。鑫联环保锌合金及锌基材料深加工项目已建成待投运,鸡街镇豆腐集中加工区已完工投产,个旧火车站建成并投运。完成沙甸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鸡街沙甸便民服务中心建设。

  二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培育62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3182户12233人增收;开展农村贫困劳动力各类培训,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5821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安居工程10108户,完成2096人易地搬迁任务,大屯“幸福小区”城镇化安置点建设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落实各项教育惠民资金2.3亿元,实现应助尽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稳定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保障。2019年底,实现30个贫困村出列、1个贫困乡退出,所有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7.59%下降至零,全市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三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干部规划家乡行动”,邀请“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保继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赖庆国等人才回乡参与规划,编制完成27个行政村、农村社区“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抓实重点产业,依托乍甸乳业、温氏集团等龙头企业,着力提升畜产品品质、规模和产量,依托云河药业等龙头企业,稳步推广人工种植技术,扶持和培育一批中药材种植重点户和专业户,多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产业链延伸,大力推行“链长制”,用“产业链”的思路做强做大做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短板弱项,累计改建卫生户厕23190座、卫生公厕145座,乡镇(街道)及村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均达100%,创建省级美丽乡村5个、州级14个。抓党建促乡村治理,把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乡村担任“第一书记”,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绿水青山中铺就锡都大地的幸福底色。

  一是坚持刀刃向内,在督察整改中体现个旧担当。中央、省级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完毕,抓实督察整改加快产业转型,拆除炼铅鼓风炉58座,关停364家选矿企业。

  二是坚持动真碰硬,在综合治理中打造个旧样板。累计淘汰各类落后产能57.76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56%以上。投资10.67亿元实施污染防治、生态修复项目23个,成功列入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园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个旧市有色金属矿区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获批为国家试点,红河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运。

  三是坚持靶向施策,在有效治污中展现个旧作为。打好蓝天保卫战,抓好滇南中心城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城区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创建为“中国天然氧吧”、“中国气候宜居城市”。打好碧水保卫战,河(湖)长制有效落实,谋划“一湖一海两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23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获评国家级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市。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云南省首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试点,阳山生态公园成为省州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典范,64个废渣堆整治主体工程已完工,2700余万吨历史遗留冶炼废渣得到有效管控,冶炼废渣堆场原位风险管控技术示范项目列入国家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全面推行林长制,白云山国有林场荣获“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荣誉称号,被评定为全省森林经营示范试点,16个村委会荣获“省级森林乡村”称号。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在社会治理中描绘安定和谐的秀美蓝图。

  一是共筑团结和谐幸福家园。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6个,创建州级示范单位85个、示范家庭350户、教育基地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1所,建成民族团结主题公园和民族团结林,和平社区“四梁八柱”、市法院“三注重三坚持”经验得到国家民委和省民宗委的肯定。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宗教事务工作法治化水平持续提升,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持续巩固。

  二是抓好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挖锡文化资源,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及文物保护利用。中央民大附中红河州实验学校实现高品质特色化办学,基础教育“三率”综合排名全州第一,全面改薄目标提前实现。卫生医疗事业全面推进,每千人口拥有病床13.57张,规范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92.55%,成功创建为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市、云南省文明城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五次蝉联“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试点有序推进。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实现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平稳有序,核酸最大单管日检测量10320管,与第三方检测机构签订全员核酸检测协议,应急状态下每日单检可达9万管以上,选派39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选派两批次民兵、干部职工组成强边固防突击队支援金平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正风肃纪中锻造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一是增强政治判断力,牢牢把握政治主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历次全会、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意识形态领域可管可控。坚决扛起巡视整改政治责任,中央巡视组巡视云南反馈问题和省委巡视反馈问题全部整改完成并长期坚持。

  二是增强政治领悟力,时刻保持政治清醒。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抓落实的精神进一步增强,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抓实党委(党组)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组织实施“书记领航”项目,做到“各级书记抓党建、一切工作到支部、‘三会一课’全覆盖”。全面排查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100%达标,“两新”组织党的工作覆盖率达100%。实施“15361”城市基层党建工程,“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三是增强政治执行力,切实履行政治职责。突出政治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注重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污染治理等工作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着力推动干部能上能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坚决整治“四风”,深入推进基层减负工作,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查处并通报了一批典型违纪违法案件,深入开展警示教育,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谈到下一步工作时,沈焕然表示:个旧的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为进一步提高个旧知名度和美誉度,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弘扬“团结拼搏、迎难而上、敢于争先、真抓实干”的锡都精神,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力绘就新时代“世界锡都·宜居个旧”的美丽画卷。

  发布会期间,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嘉龙,中共个旧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赵正田,个旧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耀分别就中国网、云南日报、新浪云南等媒体记者提出的问题:我们了解到,个旧市大屯新区将作为未来滇南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域,那么个旧市将如何把它打造成为红河发展的强大引擎?个旧是云南省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两千多年的矿业开采冶炼历史孕育出独特而绚丽的锡文化,请问在锡文化品牌的打造上,个旧有什么打算和举措?我们注意到,近年来个旧市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个旧绿色发展的底色更加鲜明,请问个旧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今后要如何继续推进绿色发展?个旧市作为一座有雄厚有色金属发展底蕴和基础的工业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努力建设成为云南新型工业化强市的目标,请问个旧市在淘汰部分落后产能之后,将如何培育后续接替产业,未来如何发展?一一作了回答。(刘宝昌    罗伯成)

责任编辑:李磊
免责声明:云南经济新闻网(《云南经济日报》)内容来源于本报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 推荐
  • 新闻
  • 财经
  • 法制
  • 文旅
  • 教育
  • 汽车
  • 房产
对加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建设各项重点任务作出系统部署,其中提出到2027年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显著提升。

2024年02月28日 15:22

2023年,云南省边贸总额达460.2亿元,同比增长5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9个百分点。

2024年02月28日 14:46

来自福建省厦门市和楚雄州内的84家企业提供了就业岗位10073个。

2024年02月28日 13:35

通过党员带头,引导沿江9个村民小组的群众利用撂荒土地,不断扩大小米芭蕉种植面积,目前普棚村小米芭蕉种植规模达3100亩,成为当地群众可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

2024年02月28日 13:20

近年来,云南省着眼构建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清廉云南,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管党治党省域实践,为全省迈稳“3815”战略发展目标“三年上台阶”第一步提

2024年02月28日 11:45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一线科研人员,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黄春球最近正准备把加快云南省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带到

2024年02月28日 11:40

步入2024年,我省继续大力实施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着力把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2024年02月28日 11:36

连日来,云南省多地企业纷纷复工复产,开足马力赶订单、促生产。

2024年02月28日 11:31

近日,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通过了云南省人大常委会2024年度工作要点和立法、监督、代表工作计划,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增强立法质效、提高监督水平、保障代表履

2024年02月28日 11:26

近年来,云南省积极推动“一带一路”体育交流,在举办精彩体育赛事和多元化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云南体育对外交往内涵。

2024年02月28日 11:23

关于我们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网站声明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08623 64153373 投稿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主管      云南经济日报社  主办

本报法律顾问:云南天外天律师事务所 何春秋 律师

滇ICP备19003617号 云南经济日报出版许可证:滇报出证字第0053号 滇公网安备:53010202000680号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08623; 举报邮箱:ynjjrbw@163.com

云南经济日报社(云南经济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