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国资国企改革3年来,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红河州重组整合了红河发展集团、红河产投集团、红河融金集团“三大集团”;对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95项改革指标、21项重点评估任务,红河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所有指标任务已经全部完成,完成率100%;截至2021年,州属监管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24.2亿元。
一是立柱架梁,从量变到质变。红河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国企改革工作,成立了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国企改革领导小组,专门组建了工作专班,印发了《红河州国有企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3年)》,实行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将国企改革推进情况纳入国有企业领导经营业绩考核和国资委公务员年度考核内容,严督实导抓工作落实。如红河发展集团三级及以上实际控制经营的企业从82户精简至29户,形成“1+7”发展格局。通过努力,州属监管国有企业总量减少、层级缩短、决策优化、运行高效、反应灵敏的特点开始显现。
二是做强做优,从散弱到强大。通过重组升级,红河州州属国有企业“小、散、弱”局面得到脱胎换骨地改变,改出了新活力、改出了高效率、改出了好机制,一批企业浴火重生,一批企业加速成长。如红河发展集团主体信用等级获评AA+,是除昆明地区外第一家获此评级的省内地州国有企业;红河产投集团下属红河州开发区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自组建以来,迅速整合资源并于2020年12月取得AA主体信用评级,聚集融资要素,提升融资能力。如红河发展集团2021年营业收入202.6亿元,同比增长81%;净利润8.66亿元,同比增长18%。
三是科技创新,从跟跑到领先。红河国资国企改革始终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针对产业薄弱环节,加快攻克“卡脖子”难题,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同时,不断加强协同创新,促进国有企业与各类所有制企业、各类主体扎实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及资源共享,提升红河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伴随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红河州国资国企取得了一批“重量级”科技成果。如红河产投集团持续推动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以集团下属幂次科技有限公司、创新技术研究院公司等为载体,累计投入215.66万元,共取得专利32项,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优化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截至2021年底,全州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达354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319亿元,利润总额16亿元,出口创汇8433万美元,税收总额9.7亿元。(红河州国资委 戴礼文)
2023年06月14日 12:06
2023年06月14日 12:03
2023年06月14日 11:49
2023年06月14日 11:14
2023年06月14日 10:55
2023年06月13日 18:20
2023年06月13日 17:46
2023年06月13日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