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红河州森林植被丰富,每年夏秋季节是野生菌生长繁殖最多的时节。由于野生蘑菇的种类繁杂,有很多毒蘑菇是目前我们尚未发现和认识的,加上部分有毒蘑菇与食用蘑菇从外观非常相似难以辨别认,每年因误采误食野生毒菌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毒蘑菇所含毒素非常复杂,中毒后所表现的症状、体征多样,发病潜伏期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或数天,其中以脏器损害型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野生毒菌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因此,最好的防范措施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菌,特别是不认识的野生菌。
常见的野生毒菌有:鹅膏菌、斑蘑菇、鳞柄白鹅膏、白霜杯伞、洁小菇、金黄枝珊瑚菌、块鳞灰毒鹅膏菌等。
野生毒菌中毒的主要类型:1、胃肠炎型;2、神经精神型;3、肝肾损害型;4、溶血型;5、日光性皮炎型。
防控最主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行动起来,不采集、不买卖、不进食野生菌,特别是不认识的野生菌。
发生野生毒蕈中毒时怎么办?
进食野生菌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菌中毒,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
2、在等待救治时,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帮助中毒者排除毒物:如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用筷子、手指、汤勺等硬质东西刺激其咽部,帮助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腹泻较轻微的可少量服用泻剂,加快毒素排除。催吐后,最好让患者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丢失的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3、保留野生菌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李根 文/图)
2023年06月14日 12:06
2023年06月14日 12:03
2023年06月14日 11:49
2023年06月14日 11:14
2023年06月14日 10:55
2023年06月13日 18:20
2023年06月13日 17:46
2023年06月13日 16:20